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施行,其中针对信用卡逾期行为做出了新的规定,完善了相关法律条文。
一、明确逾期责任
民法典明确规定,持卡人逾期还款时,应承担相应的逾期利息。逾期利息的计算标准,由发卡银行在征得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后制定。此前,逾期利息的规定较为模糊,此次明确化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持卡人的合法权益。
二、细化催收方式
民法典对信用卡逾期催收方式进行了细化。发卡银行不得采用暴力、威胁、骚扰等不当催收手段。催收时,应以书面或电子方式告知持卡人逾期情况、逾期利息等相关信息,并合理告知持卡人还款义务。如果发卡银行违反规定催收,持卡人可以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规范协商还款
为了避免因逾期还款导致信用受损,民法典鼓励发卡银行与持卡人协商还款。发卡银行与持卡人协商还款时,应当尊重持卡人的实际还款能力,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通过协商还款,可以减轻持卡人的还款压力,维护其信用记录。
民法典关于信用卡逾期行为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了信用卡市场的法律法规,保护了持卡人和发卡银行的合法权益。持卡人应按时还款,避免逾期,而发卡银行也应当规范催收行为,依法依规处置逾期欠款。
民法典关于信用卡逾期催收规定
一、逾期利息
信用卡逾期后,发卡行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收取逾期利息。
逾期利息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贷款市场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2023年为24%)。
二、催收方式
发卡行可以通过电话、短信、书面信函等方式催收逾期欠款。
催收人员不得使用暴力、胁迫、骚扰等方式催收。
催收时间不得超过早8点至晚9点。
三、催收费用
发卡行可以收取合理的催收费用,但不得收取超过实际发生的费用的部分。
催收费用不得计入逾期利息或其他费用。
四、逾期期间的保障
逾期期间,发卡行不得因逾期而影响持卡人的征信记录。
发卡行不得因逾期而限制持卡人的日常消费。
五、催收的时效
信用卡逾期催收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从发卡行主张权利之日起开始计算。
六、持卡人的权利
持卡人有权拒绝不当的催收行为。
持卡人有权要求发卡行提供催收相关凭证。
持卡人有权对不当的催收行为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