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方库存商品时,贷方应借记的科目取决于商品的取得方式及相关交易类型。
1. 购入商品
贷方:应付账款(如果未立即付款)
贷方:现金(如果已付款)
2. 生产自制商品
贷方:生产成本(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用等)
3. 领用自用
贷方:成本费用(具体费用科目根据领用用途确定)
4. 赠送
贷方:营业外支出(赠送商品)
5. 报废损失
贷方:营业外支出(报废损失)
特殊情况
期初库存商品:贷方为“库存商品”
销售商品:贷方为“营业收入”
盘盈盘亏:贷方为“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说明
记账时,库存商品的借方金额应等于贷方金额的总和。通过借贷方的对应关系,可以清晰反映商品的来源、去向和相关成本。
借方库存商品贷方应付账款,代表企业购入商品并取得产权,同时对供货商产生债务。具体来说:
借方库存商品:增加,表示企业购入的商品入库,成为企业的资产。
贷方应付账款:增加,表示企业对供货商产生的应付款项,属于负债。
这种会计分录反映了企业购货流程中的两个关键步骤:
1. 资产增加:企业购入的商品成为企业的资产,增加库存商品科目。
2. 负债增加:企业需要向供货商支付商品货款,产生应付账款负债。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录仅适用于商品的购买和入库环节。如果商品的付款是在购入后发生的,那么还需另外进行支付应付账款的分录,借方应付账款,贷方现金或银行存款。
借方库存商品贷方应付账款的分录反映了企业购入商品时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情况,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完整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