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网络借贷(网贷)平台层出不穷,但随之而来的纠纷也日益增多。其中,关于“法院受理网贷吗”的问题,引发了不少借款人的关注。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诉讼案件包括借贷纠纷案件。因此,法院是可以受理网贷平台和借款人之间的纠纷案件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法院受理网贷案件并不是无条件的。以下情况法院可能会不予受理:
1. 网贷平台不合法:如果网贷平台未取得相关牌照或存在非法经营行为,法院可能会因其不具有合法主体的资格而拒绝受理案件。
2. 借贷合同无效:借贷合同因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无效,法院一般不会受理。例如,借贷合同中约定的利息超过法定上限等。
3. 证据不足:借款人无法提供充足证据证明存在借贷关系或网贷平台违约,法院可能会因无法查清事实而拒绝受理案件。
因此,借款人在遇到网贷纠纷时,应首先审查网贷平台的合法性、借贷合同的有效性以及自己手中掌握的证据是否充分,再决定是否向法院提起诉讼。
网贷发短信说法院受理排期是真的吗?
收到网贷平台发来的短信称法院已受理排期,不少借款人惊慌不已。但究竟这是真的还是骗局?
短信内容解析
网贷平台发送的短信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法院已受理诉讼;
排期开庭,要求借款人尽快还款;
未还款将产生严重后果,如强制执行、冻结资产。
真假辨别
对于此类短信,借款人应保持冷静,仔细辨别真假。
核实法院信息:短信中标注的法院名称和联系方式是否真实存在,可以在法院官网或当地司法局查询。
联系网贷平台:拨打网贷平台客服电话,核实短信内容的真实性。
查阅征信报告:查看个人征信报告,是否有相关法院诉讼记录。
可能骗局
如果上述方法均无法核实短信的真实性,则可能是以下骗局:
冒充网贷平台:诈骗分子利用与正规网贷平台相似的名称和短信格式,冒充发送信息。
虚构法院信息:诈骗分子伪造法院名称和联系方式,制造出法院受理诉讼的假象。
恐吓借款人:通过恐吓手段,迫使借款人还款或提供个人敏感信息。
应对措施
如果确认为骗局,应及时向警方举报。对于正规网贷平台的催收短信,借款人应积极沟通,协商还款计划。切勿轻信陌生号码或短信中的内容,保护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
网贷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吗?
网贷,即网络借贷,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因其便利性、快速性,受到不少人的青睐。随着网贷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逾期还款和暴力催收。
那么,网贷逾期不还,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借贷双方当事人对借款合同的效力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出借人提起诉讼时借款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主要营业地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这意味着,网贷逾期不还,借款人所在的法院有管辖权。而中级人民法院一般只受理标的额较大、较为复杂的案件。因此,一般情况下,网贷逾期不还的案件不会受理到中级人民法院。
但是,如果网贷逾期不还涉及到刑事犯罪,例如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则有可能受理到中级人民法院。
网贷逾期不还,是否受理到中级人民法院,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逾期不还的案件不会受理到中级人民法院。但如果涉及刑事犯罪,则有可能受理到中级人民法院。因此,借款人应按时还款,避免逾期不还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0元法院受理”的说法并不属实。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民事诉讼案件的受理费由原告预交,具体金额根据案件标的额和案件类型而定。一般情况下,法院不会受理40元以下的案件。
需要指出的是,有部分案件属于免交诉讼费的范畴,例如:
低保户、经济困难的公民起诉要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抚恤金、救济金、工伤赔偿金、军人抚恤金和伤残补助金的案件。
国家、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因履行法定职责或者受国家机关委托管理公共事务而提起的诉讼案件。
公益诉讼案件。
如果当事人符合免交诉讼费的条件,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申请减免诉讼费。但需要注意的是,法院对免交诉讼费的审核非常严格,当事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40元法院受理”的说法并不准确,民事诉讼案件的受理费用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符合免交条件的当事人应按规定预交诉讼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