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定什么罪
网络贷款(网贷)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服务,其非法行为的定罪引发了争议。
根据我国法律,非法网贷行为可能构成以下罪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如果网贷平台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以高息揽存的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可能触犯《刑法》第176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集资诈骗罪
如果网贷平台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重要事实,骗取他人财物,则可能构成《刑法》第192条规定的集资诈骗罪。
诈骗罪
如果网贷平台通过虚假承诺、夸大宣传等手段,骗取他人财物,则可能构成《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罪。
敲诈勒索罪
如果网贷平台利用持有的个人信息或其他手段,对借款人进行敲诈勒索,则可能构成《刑法》第274条规定的敲诈勒索罪。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如果网贷平台利用传销方式,发展人员参与非法网贷活动,则可能构成《刑法》第224条规定的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具体定罪以公安机关的侦查和人民法院的审判为准。对于非法网贷行为,执法部门将依法严厉打击,保护公众合法权益。
网贷触犯的法律
网络贷款(网贷)虽然便利,但如果不规范管理,很容易衍生出违法行为。以下是一些网贷可能触犯的法律:
1. 高利贷
网贷平台向借款人收取过高的利息,构成高利贷罪。根据我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如果年利率超过36%,且违反国家规定将利息计算在内发放贷款,或对到期不能偿还的贷款,以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变相增收利息,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2. 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贷平台进行诈骗。例如,以“低利息”、“无抵押”等名义诱骗借款人借款,但借款人实际无法拿到贷款,或贷款资金被转入诈骗团伙的账户。此类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
3. 非法经营
如果网贷平台未取得金融许可证,擅自开展贷款业务,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金融许可证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从事网贷业务必须取得相应的牌照。
4. 洗钱
一些罪犯通过网贷平台进行洗钱活动。他们将非法所得通过网贷平台转入其他合法账户,以掩盖资金来源和用途,逃避法律追查。此类行为可能构成洗钱罪。
5. 个人信息泄露
网贷平台在收集借款人信息时,如果未能采取充分的保护措施,导致借款人个人信息泄露,侵犯了借款人的隐私权,可能引起法律纠纷。
因此,网贷平台必须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经营。借款人也应选择正规的网贷平台,避免落入违法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