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利息受法律保护吗
一毛利息是指借款人在约定期限内按期支付的利息总额中不足一元的利息。法律对一毛利息的保护程度一直存在争议。
《民法典》第679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义务偿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但是,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是否保护一毛利息。
司法实践中,法院对一毛利息的保护态度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一毛利息也是利息的一部分,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另一种观点认为,一毛利息数额较小,不值得保护。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规定,借贷双方对逾期利息约定不明确的,出借人请求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率计息;如果合同未约定利率,可以按照出借地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息。该规定并没有明确提及一毛利息,但可以理解为法院倾向于保护所有利息。
总体而言,目前法律法规对一毛利息的保护程度不明确,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分歧。建议借款人和出借人在借款合同中明确约定一毛利息的处理方式,以避免争议。
一毛利息算不算高利贷?
民间借贷中,经常出现“一毛利息”的说法,即借款人每借100元,到期需偿还101元。乍一看,这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利息,但如果细算下来,其年化利率高达36.5%,远超法律规定的年利率上限(36%)。
高利贷是指超过年利率36%的贷款,其危害显而易见。高额利息会给借款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使其陷入债务泥潭。同时,高利贷也滋生了非法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扰乱社会秩序。
因此,即使是看似微小的“一毛利息”,也属于高利贷的范畴。法律明确禁止民间借贷利率超过年利率36%,违反该规定的借贷行为无效。借款人应当提高警惕,避免落入高利贷陷阱。
对于借贷双方而言,在进行借贷活动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 明确借贷用途和金额,并签订书面借款合同。
2. 约定合理的借贷利率,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
3. 按时偿还借款,避免逾期产生罚息。
4. 遇有纠纷,应通过合法途径解决,不得采取暴力或非法手段催收债务。
借贷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只有严厉打击高利贷,才能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信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