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贷款和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为维持金融体系稳定而提供的两种信贷工具。
再贷款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用于补充其流动性不足。商业银行在遇到流动性紧缺时,可以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以满足其日常业务需求。
常备借贷便利(SLF)是中央银行向合格金融机构提供的一种流动性支持工具,允许其在任何时候向中央银行借入资金。与再贷款不同,SLF不受具体用途或担保限制,因此更具灵活性。
这两种工具的共同目标是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防止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风险。再贷款主要用于应对短期流动性短缺,而SLF则作为长期流动性保障机制。
通过使用再贷款和SLF,中央银行可以调节市场流动性,稳定利率,并促进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这些工具是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维护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与常备借贷便利抵押品管理指引
为加强再贷款和常备借贷便利(SLF)抵押品的管理,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再贷款与常备借贷便利抵押品管理指引》。
抵押品范围
指引规定,再贷款和SLF抵押品包括:
国债
地方政府债券
政策性金融债券
同业拆借市场债券
符合条件的高等级信用债券
其他符合规定的抵押品
抵押品管理
价值评估:抵押品价值由合格评估机构评估,以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质押:抵押品应质押给中国人民银行或其指定的机构。
风险控制:对抵押品进行风险评估,采取措施降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抵押品管理制度,包括抵押品库管理、风险监控和处置机制。
再贷款和SLF抵押品的区别
再贷款和SLF的抵押品要求基本一致,但存在一些差异:
期限:再贷款抵押品的期限应与贷款期限相匹配,SLF抵押品的期限应不超过3个月。
风险权重:再贷款抵押品的风险权重低于SLF抵押品的风险权重。
违规处理
违反指引规定的,中国人民银行将采取相应措施,包括处罚、收回资金等。
该指引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再贷款和SLF抵押品管理,增强金融体系稳健性,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常备借贷便利(SLF)与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区别
常备借贷便利(SLF)和中期借贷便利(MLF)是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两种流动性支持工具,具有以下主要区别:
1. 借贷期限
SLF:1天
MLF:89天、182天和1年
2. 获得资格
SLF:所有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商业银行均可获得
MLF:满足人民银行规定的特定条件的商业银行可获得
3. 担保要求
SLF:无担保
MLF:需要提供国债或中央银行票据作为担保
4. 利率
SLF:根据市场利率浮动
MLF:由人民银行设定,一般高于 SLF 利率
5. 使用目的
SLF:短期流动性紧张时获取资金
MLF:填补金融体系中短期资金缺口,支持特定领域发展
6. 操作方式
SLF: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进行
MLF:通过竞价的方式进行,银行根据利率投标获得资金
SLF 和 MLF 都是人民银行提供的流动性支持工具,但借贷期限、获得资格、担保要求、利率、使用目的和操作方式不同。SLF 主要用于短期流动性紧张时,而 MLF 则用于填补中长期资金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