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了怎么办?爆通讯录?这样做会被起诉的!
当借款逾期,有些人可能会采取爆通讯录的方式,向借款人的亲朋好友发送催收信息。这种做法不仅会对借款人的名誉造成损害,更是违法的。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爆通讯录属于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借款机构或催收公司未经借款人同意,将其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属于违法行为。
爆通讯录不仅会受到民事处罚,还会面临刑事处罚。如果借款机构或催收公司爆通讯录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因此,借款人逾期后,正确的做法是积极与借款机构协商还款事宜。如果借款机构爆通讯录,借款人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切记,爆通讯录是一种违法行为,会对借款人和爆通讯录者造成严重的后果。借款人遇到逾期问题,应理性对待,积极与借款机构协商解决。
随着逾期问题日益普遍,一些不法催收者为了追回欠款,竟将魔爪伸向了借款人的通讯录,展开令人厌恶的骚扰轰炸。
催收人员的套路一般是先假装好心提醒,随后以"通知亲友共同承担还款责任"等借口,强迫借款人提供通讯录。一旦拿到通讯录,他们就开始对其中联系人滥打电话、发信息,甚至公开借款人的欠款信息,造成严重的名誉损害。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也造成了借款人及其亲友的极大困扰。收到的骚扰电话往往都是深夜或清晨,内容大多是威胁恐吓,让接听者不胜其烦。更可恶的是,这些催收人员还会故意挑拨借款人和亲友之间的关系,制造家庭矛盾。
面对如此恶劣的行径,借款人不必惊慌。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或相关部门举报,保留好相关证据。可以向通讯运营商申请屏蔽骚扰电话。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催收人员停止骚扰,并赔偿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正规催收机构不会采用这种违法手段。因此,在借款前一定要选择正规平台,避免落入非法催收的陷阱。同时,也要增强法律意识,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一旦遇到通讯录被泄露或被骚扰的情况,要勇于维权,坚决抵制非法催收行为。
逾期还款后,一些贷款公司可能会采取「爆通讯录」的方式催收,即联系借款人的通讯录联系人,告知其借款人欠款的情况。这种催收方式引起较大争议,侵犯了借款人通讯录联系人的隐私权。
借款人逾期后,贷款公司可以通过正规途径催收欠款,如发送催款短信、电话催收等。爆通讯录的行为属于违法违规行为,侵犯了借款人通讯录联系人的隐私权。
借款人若遇到爆通讯录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留证据:收集贷款公司爆通讯录的证据,如短信、电话录音等。
2. 向法院或有关部门举报:向法院或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举报贷款公司的爆通讯录行为,要求其依法处理。
3. 联系通讯录联系人:及时告知通讯录联系人贷款公司爆通讯录的情况,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骚扰。
需要注意的是,正规的贷款公司一般不会采用爆通讯录的方式催收。如果遇到此类情况,请及时收集证据并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逾期了爆通讯录算不算违法?
逾期爆通讯录,是指网络借贷平台在借款人逾期后,将借款人的欠款信息、通讯录等个人信息,发送给借款人的亲友。这种做法是否违法,引发了争议。
从法律角度来看,逾期爆通讯录的行为可能会涉及到个人信息的侵犯。根据我国《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未经本人同意不得收集、使用、处理或向他人披露。而逾期爆通讯录的行为,未经借款人同意,向其亲友披露了借款人的个人信息,显然违反了法律规定。
逾期爆通讯录还可能构成对借款人社会关系的损害。《民法典》规定,公民享有隐私权,隐私权包括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逾期爆通讯录行为,将借款人的欠款信息向其亲友公开,严重侵犯了借款人的隐私权,对借款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声誉造成损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借款人通过借款合同明确授权网络借贷平台在其逾期后可以采取爆通讯录等催收措施,则不构成违法。但即便如此,网络借贷平台在爆通讯录时也应当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对借款人造成过度的骚扰或损害。
逾期爆通讯录行为由于侵犯个人信息和损害社会关系,一般情况下属于违法行为。网络借贷平台在催收欠款时,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避免侵犯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借款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避免因逾期而遭受不当催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