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贷行业的发展,网贷催收手段层出不穷,其中“短信轰炸”就是一种常见的催收手段。网贷平台会向借款人的通讯录联系人发送催收短信,甚至直接拨打联系人电话,试图施压借款人还款。
这种催收方式给借款人的家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不少人因此被骚扰得不堪其扰。特别是借款人已经无力偿还贷款的情况下,家人的精神压力更是巨大。
近日,有媒体曝光网贷平台向借款人的家人发送催收短信,甚至辱骂、威胁联系人。这种做法严重侵犯了借款人及家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也给借款人及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伤害。
其实,网贷平台向借款人的家人发送催收短信的行为并不合法。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的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网贷平台向借款人的家人发送催收短信,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同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的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网贷平台向借款人的家人发送催收短信,属于违反了与借款人的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借款人及家人都可以向网贷平台主张自己的权利,要求网贷平台停止发送催收短信,并赔偿精神损害。如果网贷平台拒绝赔偿,借款人及家人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接到调解办的电话,说要调解网贷纠纷,心里顿时一沉。
对方自称是调解员,表示已收到我的网贷投诉,愿意居中调解。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
调解员详细询问了我的情况,包括借贷金额、逾期时间、催收方式等。我如实回答,并提供了相关证据。
调解员表示,会联系网贷平台,尝试协商减免利息或延期还款。他嘱咐我,期间不要再继续还款,以免影响调解。
几天后,调解员再次来电,告知我调解结果。平台同意减免部分利息,并与我达成新的还款计划。我长舒一口气,感谢调解员的帮助。
此次调解经历让我意识到,遇到网贷纠纷,不要慌张,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调解办作为第三方机构,能够公平公正地调解双方矛盾,维护合法权益。
但也需要注意,调解不等于减免债务,而是双方协商达成一致的结果。在调解过程中,应诚实守信,提供真实信息,积极配合调解员的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