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类收入增加属于增加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根据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增加所有者权益的交易应记入贷方。
损益类收入增加通常是通过增加收入账户或减少费用账户来实现的。收入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增加收入账户会增加所有者权益,因此记入贷方。而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减少费用账户会减少所有者权益,因此记入贷方。
例如,当企业产生一笔销售收入时,该笔收入将记入收入账户,同时借记应收账款或现金账户。收入账户增加,表明所有者权益增加,因此记入贷方。
反之,当企业发生一笔费用支出时,该笔费用将记入费用账户,同时借记现金或其他资产账户。费用账户增加,表明所有者权益减少,因此记入借方。
因此,损益类收入增加通常记入贷方,以反映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损益类科目的增加,按照复式记账法的借贷记账规则,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费用类损益科目:
费用类损益科目记录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类费用支出,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这类科目的增加属于企业成本或支出增加,因此记在借方。
2. 收入类损益科目:
收入类损益科目记录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各类收入,如营业收入、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等。这类科目的增加属于企业收入或收益增加,因此记在贷方。
简要
费用类损益科目增加:记借方
收入类损益科目增加:记贷方
损益类账户的借贷方向
损益类账户记录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收入和费用,其借贷方向与账户性质有关。
收入类账户
借方:表示收入发生,增加所有者权益
贷方:表示收入减少,减少所有者权益
常见收入类账户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利息收入、投资收益。
费用类账户
借方:表示费用支出,减少所有者权益
贷方:表示费用减少,增加所有者权益
常见费用类账户有: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息费用、税金及附加。
注意要点
损益类账户的余额反映的是期末未经分配的利润或亏损。
收入类账户余额为借方,费用类账户余额为贷方,表示企业存在利润。
反之,收入类账户余额为贷方,费用类账户余额为借方,表示企业存在亏损。
损益类账户在期末结转至损益结转账户,以清零账户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