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贷网多贷网

当前位置: 多贷网 > 贷款知识 > 正文

调解书延迟履行利息(民事调解书 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杨唯希 上传提供

发布:2025-04-11 评论 纠错/删除



1、调解书延迟履行利息

调解书延迟履行利息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规定,调解书具有与生效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因此,调解书一经生效,债务人就应当按照调解书的规定履行义务。

如果债务人逾期不履行,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债务人应当承担支付延迟履行利息的责任。延迟履行利息的计算公式为:

延迟履行利息 = 债务本金 × 法定利率 × 迟延履行天数

其中,法定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利率。

需要注意的是,调解书的履行期限由当事人约定。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的履行期限不明确,则法院在出具调解书时会指定一个合理的履行期限。债务人应当在该期限内履行义务,否则就构成延迟履行。

对于调解书延迟履行利息,法院在执行时会按照实际情况计算。如果债务人在被执行人的异议或者上诉期间履行义务的,法院可以酌情减少延迟履行利息的计算期间。

债务人应当按照调解书的规定及时履行义务,避免因延迟履行而产生利息负担。如果债务人无力履行义务,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2、民事调解书 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3、调解书延迟履行利息可以按万3写吗

调解书延迟履行利息可以按万3写吗?

可以,但须符合一定条件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债务人履行金钱债务逾期,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不履行的,债务人应当支付逾期利息。逾期利息按照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在调解书中约定延迟履行利息为万3,即年利率为3%,属于当事人另行约定的情形。但该约定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利率不超过法定上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的规定,民间借贷合同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24%,超过部分无效。因此,调解书中约定的延迟履行利息不得超过年利率24%。

调解书具有执行力:只有具有执行力的调解书才能作为诉讼之外强制执行的依据。如果调解书不具有执行力,则其内容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即使违反约定也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约定明确:调解书中关于延迟履行利息的约定应当明确具体,包括适用利率、计算方式和起点等内容。

如果调解书符合上述条件,则可以约定延迟履行利息为万3。反之,该约定无效,延迟履行利息应当按照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

4、调解书延迟履行利息怎么计算

调解书延迟履行利息计算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86条规定,债务人迟延履行,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

对于调解书中约定的债务,如果债务人逾期履行,则需要承担迟延履行的利息。利息计算方式如下:

逾期利息 = 逾期履行金额 × 逾期利率 × 逾期天数

逾期履行金额:指债务人未按时履行债务的金额。

逾期利率:

如果调解书中约定有逾期利率,则按照约定的逾期利率计算。

如果调解书中未约定逾期利率,则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

逾期天数:指从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至实际履行完毕之日止的天数。

示例:

某调解书约定债务人于2023年5月1日前偿还债务100万元。债务人迟至2023年6月30日才履行完毕。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为6%。

则逾期利息计算如下:

逾期利息 = 100万元 × 6% × 60天 = 3万元

注意:

逾期利息自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如果债务人分期偿还债务,则逾期利息从逾期部分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逾期利息的计算以实际履行完毕之日为准,即使债务人尚未支付利息,也应计入逾期利息。

相关资讯

文章阅读排行榜

热门话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