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信用卡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信用卡逾期还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信用卡透支金额超过五万元且经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未偿还的,持卡人会被认定为恶意透支,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面临刑事处罚。
但在2019年,这一规定有所改变。根据《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信用卡透支金额在五万元以下的,不再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也就是说,对于透支金额不足五万元的信用卡逾期行为,持卡人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尽管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信用卡逾期仍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后果。逾期还款会产生高额利息和滞纳金,加重持卡人的经济负担。逾期记录会被录入征信系统,影响持卡人的信用评分,导致未来贷款或信用卡申请困难。
因此,对于已经逾期的信用卡,持卡人应积极采取措施,尽快还清欠款。可以尝试与发卡银行协商,达成还款计划,避免进一步产生利息和滞纳金。持卡人还可以向亲朋好友借款或寻求其他资金来源,以偿还信用卡欠款。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逾期金额不足五万元,如果持卡人有逃避还款、转移资产等恶意行为,仍然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持卡人应诚信守约,积极履行还款义务。
2019年起信用卡逾期未满五万是否会被刑拘?
根据《刑法》第196条之规定,对于信用卡透支超过五万元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未归还的,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因此,2019年起,信用卡逾期未满五万元一般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处理信用卡逾期的建议
虽然未满五万元的信用卡逾期不会被刑事拘留,但仍需及时处理,以免产生严重后果:
1. 主动联系发卡银行:解释逾期的原因,协商还款计划或申请减免利息。
2. 积极还款: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按时足额还款,以避免滞纳金和罚息的累积。
3. 保持沟通:与发卡银行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告知还款进度和困难,寻求帮助。
4. 避免失联:千万不要失联,否则发卡银行可能会采取法律手段追讨欠款。
5. 考虑第三方还款平台:如果还款困难,可以考虑借助第三方还款平台,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缓解资金压力。
切记,信用卡逾期会影响个人征信,导致日后的贷款、办卡等金融业务受到影响。因此,应及时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2019年起,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恶意透支信用卡五万元以上,逾期不还经两次催收后,将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也就是说,2019年起,信用卡逾期未到五万元,不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不会被刑拘。但需要注意的是,逾期仍会带来以下后果:
1. 产生高额利息和滞纳金,加重债务负担。
2. 影响个人征信,导致贷款、办卡、求职等方面受阻。
3. 银行可能会采取催收措施,包括电话、上门催收等,对个人和家庭造成困扰。
如果您出现信用卡逾期的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积极还款,减少利息和滞纳金。
2. 主动联系银行,说明还款困难的原因,协商还款计划。
3. 避免恶意透支或转移资产。
4. 保持良好的沟通,避免银行误认为恶意逾期。
切记,信用卡逾期虽然不会被刑拘,但会带来严重后果。及时还款和妥善处理,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自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碍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生效后,信用卡逾期金额5万元以上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在此之前,对于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逾期金额1万元以上。
因此,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2019年起信用卡逾期,只要金额未达到5万元,一般不会被判刑。但需要注意的是,信用卡逾期后,持卡人仍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逾期不还不仅会产生利息、滞纳金等费用,还会影响持卡人的个人信用记录。
如果持卡人恶意透支信用卡,情节严重,即使逾期金额未达到5万元,也有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例如,持卡人明知自己无法偿还的情况下,伪造材料申请信用卡,或者在使用信用卡时恶意套现等,都属于信用卡诈骗行为。
因此,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时应该理性消费,按时还款,避免因逾期造成不良后果。如果遇到经济困难无法按时还款,应主动与发卡银行沟通,协商还款计划,以免引发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