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申请利息及迟延履行金合法并有必要执行原因如下:
合法性:
《合同法》第114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的义务,并承担违约责任。
《民事诉讼法》第24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生效的判决、裁定以及调解书,有义务强制执行。
必要性:
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利息和迟延履行金是对债权人因债务人迟延履行义务而遭受损失的补偿。
促使债务人及时履行义务:利息和迟延履行金的执行会给债务人带来经济压力,促使其尽快履行义务。
降低诉讼成本:利息和迟延履行金的执行可以减少债权人提起单独诉讼以要求损害赔偿的必要性,从而降低诉讼成本。
维护法律严肃性:法院有义务执行法律生效文书,包括要求债务人支付利息和迟延履行金。否则,法律的严肃性将受到损害。
保护社会经济秩序:利息和迟延履行金的执行有助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确保契约得到尊重和履行。
因此,执行申请利息及迟延履行金不仅合法,而且有必要。它不仅保障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还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和社会经济秩序。
执行申请利息及迟延履行金合法吗?为什么不执行?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给付义务,可以执行申请利息和迟延履行金。
申请利息合法
申请利息是指债务人逾期履行金钱给付义务,债权人请求法院强制执行时,应当支付的利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6条的规定,债务人逾期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请求支付逾期利息。
迟延履行金合法
迟延履行金是指债务人逾期履行金钱给付义务,债权人请求法院强制执行时,应当支付的罚金。依据《合同法》第113条的规定,债务人逾期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支付迟延履行金。
不执行的原因
尽管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执行申请利息及迟延履行金的合法性,但司法实践中经常不执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判决书未明确约定:许多判决书在判决主文中并未明确约定执行利息和迟延履行金,导致执行法院无法执行。
执行难:债务人财产隐匿、转移或无财产可供执行,导致法院无法强制执行申请利息和迟延履行金。
司法观念滞后:部分法官认为申请利息和迟延履行金是"霸王条款",不利于保护债务人利益,因此消极执行。
不执行申请利息和迟延履行金的做法侵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助长了债务人逃避债务的现象。因此,亟需加强司法监督,确保法院依法执行申请利息和迟延履行金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