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平台向借款人的亲戚朋友拨打电话,是否构成违法行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88条:民事法律行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侵权责任法》第2条:民事主体享有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等权利。
是否违法
网贷平台向借款人的亲戚朋友拨打电话,是否违法,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是否经借款人授权:如果借款人已经授权网贷平台向亲戚朋友拨打电话催收欠款,则不构成违法。
是否侵犯隐私:如果网贷平台未经借款人授权,向其亲戚朋友拨打电话,且未告知借款人的相关信息,侵犯了借款人的隐私权,则构成违法。
是否骚扰:如果网贷平台在拨打电话时,使用了威胁、恐吓、辱骂等方式,给亲戚朋友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则构成骚扰行为,侵犯了亲戚朋友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权。
法律责任
如果网贷平台向借款人的亲戚朋友拨打电话构成违法行为,可能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向亲戚朋友致歉、赔偿精神损失等。
行政责任:由相关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等。
提示
借款人在借款前,应仔细阅读网贷平台的借款协议,了解是否授权平台向亲戚朋友拨打电话。同时,应妥善保管个人信息,避免隐私泄露。
网贷打亲友电话算违法吗?
网贷平台在催收贷款时,不得拨打借款人的亲友电话,此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八条规定,“出借人不得实施骚扰、暴力、威胁等非法催收手段,不得冒充公务人员催收债务。”
《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通知》(银发〔2021〕259号)也明确指出,网贷机构不得“违规催收”。其中就包括不得使用暴力、威胁、骚扰等不正当手段向借款人或相关方催收。
因此,网贷平台拨打亲友电话进行催收,是对借款人亲友隐私权的侵犯,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借款人及亲友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向监管部门投诉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网贷平台通过正规渠道取得亲友联系方式,并出于善意提醒的目的,适度联系亲友了解借款人的情况,并不属于违法行为。但如果网贷平台以骚扰、威胁等不正当手段联系亲友,则涉嫌违法,借款人及亲友应当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