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在借方还是贷方
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在财务报表中根据其性质归属于不同的会计科目,通常会影响资产负债表的相关科目。
借方
存货:存货账面价值减少,计入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该科目借方增加。
贷方
损益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需要在当期损益表中确认损失,该科目贷方增加。
其他综合收益:如果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影响的是其他综合收益,则该科目贷方增加。
具体情况
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借贷方向取决于具体计提的情况:
当存货实际市价低于账面价值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借方增加,损益表贷方增加。
当存货实际市价高于账面价值时:冲销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借方减少,损益表贷方减少(即冲销损失)。
当存货账面价值为零时:无法进一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有必要,可采取核销存货的方式进行处理。
财务报表影响
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包括:
降低存货账面价值,更真实地反映存货价值。
增加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影响公司的财务业绩。
影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
重要性
准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至关重要,有助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借贷关系
在会计中,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作用是计提存货因价值下降而造成的损失。该账户的借贷关系如下:
借方:
当预计存货价值下降时,借记存货跌价准备账户。
这表示通过减少存货资产价值来确认损失,从而与存货账户的贷方平衡。
贷方:
当预计存货价值恢复或损失不再存在时,贷记存货跌价准备账户。
这表示将从损失中释放的金额记回到存货资产价值中,从而与存货账户的借方平衡。
举例:
假设一家公司购买了价值 100,000 元的存货。后来发现该存货价值下降到 75,000 元。则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 25,000
贷:存货 25,000
说明:
借记存货跌价准备表示确认了 25,000 元的损失。
贷记存货表示将存货资产价值减少了 25,000 元。
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在贷方。
存货跌价准备是一个递延贷项账户,用于记录预计存货的损失性减值金额。当存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需要建立存货跌价准备。
在期末,如果存货的账面价值仍然高于其可变现净值,则需要增加存货跌价准备的贷方余额。这笔增加会降低存货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反映其潜在的损失风险。
反之,如果存货的账面价值已经低于其可变现净值,则需要冲回存货跌价准备的贷方余额。这笔冲回会提高存货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反映其已恢复的价值。
因此,在期末,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始终为贷方余额,反映了存货潜在损失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