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对方联系家人是否违法?
逾期债务人未偿还借款时,部分债权人为了追讨欠款,会采取联系其家人施压的方式。这种行为是否违法备受争议。
法律规定
中国《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债权人行使催收债务的权利,不得骚扰、威胁、侮辱债务人及其近亲属。因此,逾期债权人直接联系债务人的家人进行催收,属于违法行为。
具体处理方式
如果逾期债务人的家人因债权人的催收行为受到骚扰或侵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报警:如果债权人的行为构成刑事犯罪,如非法拘禁、寻衅滋事等,应及时报警处理。
起诉: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债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向有关部门投诉:向当地银监会、金融监管局或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债权人的违法催收行为。
保留证据:收集债权人联系家人的通话记录、短信、邮件等证据,以备日后维权。
需要注意的是,逾期债务人应当主动履行还款义务,避免因逾期而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债权人追讨债务时也应遵守法律规定,不得采取违法手段。
逾期未还欠款,对方联系家人是否违法
当借款人逾期未还欠款时,出借人或催收机构可能会联系借款人的家人。这种行为是否违法,取决于具体情况。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031条规定,债权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使用催收手段,不得采取暴力、威胁、侮辱、骚扰等方式催收。
合法催收方式
出借人或催收机构可以采取以下合法催收方式:
向借款人发送催收短信或邮件
拨打借款人的电话进行催收
上门拜访借款人
通过法庭起诉借款人
违法催收方式
以下行为属于违法催收:
联系借款人的家人或朋友,并告知其欠款情况
通过电话或短信对借款人进行辱骂、威胁
散布借款人欠款的信息
以暴力手段催收欠款
如何应对违法催收
如果收到违法催收,借款人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收集违法催收的证据,如短信、通话录音等
向公安机关或者监管部门投诉
向法院起诉催收机构或出借人
逾期未还欠款后,出借人或催收机构不得联系借款人的家人。否则,属于违法行为。借款人遭遇违法催收时,应及时收集证据,并向有关部门投诉或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