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审批人员应遵循的原则:
1. 风险评估原则:
严格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记录。
识别和衡量潜在的贷款风险。
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风险。
2. 合规原则:
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确保贷款符合机构的信贷政策和程序。
记录所有贷款审批决策,并保留相关文件。
3. 公平性和一致性原则:
公平对待所有借款人,无论其种族、性别、年龄或其他受保护特征如何。
一致应用信贷标准,避免歧视。
定期审查信贷政策和程序,以确保公平性。
4. 保密原则:
保护借款人的财务和个人信息。
仅与有必要了解信息的人员共享信息。
遵守所有适用的隐私法律法规。
5. 职业道德原则:
保持诚实和无偏见。
避免利益冲突。
按照贷款机构的道德准则行事。
6. 专业发展原则:
定期更新信贷知识和技能。
参加行业会议和培训计划。
了解最新的信贷趋势和最佳实践。
7. 客观性原则:
在评估贷款申请时保持客观性。
不受个人偏见或外部压力的影响。
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做出决定。
贷款审批通过了没有放款可以取消,但需要向贷款机构书面提出贷款取消的申请,并提供相应的申请材料。
贷款审批通过后,贷款机构会向借款人发送贷款合同。借款人如果决定取消贷款,需要在收到贷款合同之日起指定的时间内,向贷款机构提交贷款取消申请书,并附上以下材料:
贷款合同原件
身份证明复印件
贷款取消原因说明
贷款机构收到贷款取消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核。如果审核无误,贷款机构会出具贷款取消确认书,并退还借款人已支付的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借款人在贷款审批通过后没有及时提出贷款取消申请,或者提供的申请材料不齐全,贷款机构可能会收取违约金或其他费用。
如果贷款审批通过后,借款人是因为自身原因导致无法取得贷款,例如:收入证明不真实、信用记录不良等,贷款机构可能会将借款人列入黑名单,影响其今后的贷款申请。
因此,在贷款审批通过后,建议借款人根据自身情况仔细考虑是否需要取消贷款,并及时与贷款机构沟通,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