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月份是指借款人未按时偿还贷款或信用卡账单所累积的逾期时间单位。每个逾期月份代表借款人错过了按期还款的时间长度为一个月。
逾期月份对借款人的个人信用评分有负面影响。信用评分是反映借款人偿债能力和信用的数字评级。逾期月份越多,信用评分就越低。信用评分较低会给借款人带来以下不利影响:
借贷难度增加:信用评分低的人可能更难获得贷款或信用卡,即使能够获得批准,贷款利率和费用也可能更高。
利率更高:信用评分低的人的贷款和信用卡利率通常高于信用评分高的人。
贷款额度较低:信用评分低的人可能无法获得与信用评分高的人同等金额的贷款。
因此,避免逾期付款对于维持良好的信用评分至关重要。如果借款人遇到经济困难,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应主动联系贷款机构或信用卡公司,商讨灵活的还款方案,如延期付款或调整还款计划。
征信上逾期的月份,是指个人在使用信贷过程中,超过借款协议约定的还款日期未偿还借款本息的月份数。
逾期月份越多,表示个人信用风险越大,征信记录受到的负面影响就越大。逾期月份通常会反映在个人征信报告中,并对个人在申请贷款、信用卡等金融业务时造成不利影响。
逾期月份的计算方法,一般从借款到期还款日次日起算,至逾期还款日为止。比如,借款到期还款日为6月15日,但借款人未按时还款,且在7月15日才还清借款,则逾期月份为1个月。
征信上的逾期月份,分为不同程度的逾期,通常分为:
轻微逾期(1-2个月):对个人信用影响较小;
中度逾期(3-6个月):对个人信用影响较大;
严重逾期(6个月以上):对个人信用影响严重,甚至可能被列入黑名单。
个人应重视征信记录,保持良好的信用习惯,及时偿还借款本息,避免出现逾期情况。如出现逾期,应尽快还清欠款,并与贷款机构沟通,协商还款计划,以降低逾期对个人征信的负面影响。
拖欠月份数和拖欠次数并非同义词。
拖欠月份数指的是贷款人或借款人逾期付款的总月份数。例如,如果借款人连续三个月未能按时偿还贷款,则其拖欠月份数为 3。
拖欠次数指的是贷款人或借款人在一定时期内逾期的次数。例如,如果借款人在一年内两次逾期,则其拖欠次数为 2。需要注意的是,拖欠次数中的每个逾期可能对应多个拖欠月份数。
举个例子,如果借款人分期还款,并连续两个月逾期还款,则其拖欠月份数为 2,但拖欠次数仅为 1。
因此,区分拖欠月份数和拖欠次数非常重要。拖欠月份数可以衡量逾期的严重程度,而拖欠次数可以指示逾期的频率。这些信息对于贷款机构评估借款人的信誉和还款能力至关重要。
在个人信用报告中,拖欠月份数和拖欠次数通常会分别列出。贷款机构在审查信用报告时,会同时考虑这两个因素。拖欠月份数和拖欠次数越多,借款人的信用评分就越低,这可能导致他们获得贷款或其他信贷服务时面临更高的利率和更严格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