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来电的骚扰,已成现代人的一大烦恼。当手机响起,显示的号码并非熟识的联系人时,往往心头一紧,生怕是网贷平台的催收电话。
这些网贷平台,打着“低息贷款,快速审批”的幌子,诱骗急需资金周转的人借贷。一旦借款人逾期未还,便会迎来连绵不绝的催收电话。
催收人员的言语,往往充满威胁和恐吓。他们会声称要上门催收,扣押抵押物,甚至对借款人的家人进行骚扰。这样的手段,让借款人陷入恐慌和绝望之中。
网贷平台的催收乱象,不仅侵犯了借款人的隐私权,也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甚至会因此对网贷产生偏见和歧视,对网贷行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已出台相关政策,打击网贷平台的违规催收行为。借款人如遇非法催收,可向银保监会或公安机关举报。同时,借款人也要提高自身风险意识,在申请网贷时,务必仔细阅读借款合同,了解相关的还款政策。
网贷的便捷性,固然让人心动。但切记,借贷需谨慎,量力而行。一旦出现逾期,务必及时与网贷平台沟通,协商还款方案,避免陷入催收的泥潭。只有从源头上规范网贷行业,才能让网贷的便利,惠及真正的有需之人,而不至成为扰乱社会秩序的祸害。
网贷打电话过来加好友自称审核人员,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正规网贷平台:
为了核实借款人身份和征信情况,审核人员可能会通过社交软件添加借款人好友。
审核人员通常会穿着制服或持有工牌,并提供详细的审核信息。
他们不会要求借款人转账或提供敏感信息。
冒充网贷平台:
不法分子冒充正规网贷平台,以审核的名义添加借款人好友。
他们会以各种借口要求借款人转账、提供个人信息或身份证明。
他们可能使用与正规平台相似的头像、名称和聊天风格。
识别诈骗:
正规审核人员绝不会要求转账或提供敏感信息。
注意对方是否存在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
查看对方个人资料,检查是否可信。
联系正规网贷平台客服核实对方的身份。
应对措施:
对此类情况保持警惕,注意识别冒充诈骗。
如果怀疑对方是冒充的,可以拒绝添加好友或举报。
向正规网贷平台客服举报可疑行为。
保护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不要向陌生人转账或提供敏感信息。
网络贷款平台提供的“有额度领取”服务,在一定情况下可能是真实的。
真实情况:
被邀请用户:部分平台会主动向符合条件的用户发送邀请函,告知有额度可领取。这些用户通常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
特殊活动:为了推广平台或提升用户活跃度,部分平台会在特定活动期间推出“有额度领取”活动,向所有或特定用户开放。
判断真假的依据:
官方渠道:确认邀请或通知来源是否为网贷平台官方渠道,如APP、官网、客服电话等。
内容合理:额度金额与自身信用状况相符,且不包含任何附加条件或隐形费用。
核实信息:主动联系网贷平台客服或通过官方渠道查询额度信息,确认真实性。
注意风险:
虚假信息:有些诈骗分子会假冒网贷平台发送虚假短信或邮件,诱导用户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或转账。
高利息率:部分平台的“有额度领取”可能存在高利息率或其他隐形费用。
过度授信:盲目领取额度可能会导致过度负债,影响个人信用。
建议:
对于网贷“有额度领取”服务,谨慎对待,充分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若有疑问,建议直接联系网贷平台客服人员核实信息,避免上当受骗或陷入债务危机。
网贷诈骗猖獗,请提高警惕!
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网贷平台,以“放款十万”为诱饵,通过电话发送不明链接。一旦点击这些链接,你的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将被窃取,资金被转走。
这些诈骗手法十分常见,但仍有人上当受骗。骗子会声称自己是某网贷平台的客服人员,称你已经通过了贷款审核,可以立即放款十万元。他们会发送一个链接,要求你点击进行验证。
一旦你点击链接,就会被引导到一个伪造的网站,该网站与正规网贷平台的页面相似。你会被要求输入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验证码等。
当你完成信息填写后,骗子会以各种理由要求你转账,如“缴纳手续费”或“激活账户”。如果你转账,你的资金将立即被骗走。
切记,正规网贷平台绝不会通过不明链接发放贷款。如果接到此类电话,请立即挂断并向警方举报。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谨防网贷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