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合同贷款手续
经营合同贷款是银行向企业发放的,用于企业经营中外购商品或工程(包括基建工程、安装工程、设备购置工程等)项下向合同相对方履行合同付款义务的贷款。
办理手续:
1. 贷款申请:借款人向银行提交贷款申请书、营业执照、财务报表、借款用途说明等材料。
2. 贷款调查:银行对借款人进行调查,了解其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信用记录等。
3. 合同审查:银行审查借款人提供的经营合同、合同履约担保措施、付款计划等材料。
4. 担保措施:借款人提供符合银行规定要求的担保措施,如抵押、质押、保证等。
5. 风险评估:银行对借款人及贷款用途进行风险评估。
6. 贷款审批:经风险评估后,银行做出贷款审批决定。
7. 签订合同:经审批通过后,借款人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
8. 贷款发放:根据贷款合同约定,银行将贷款资金发放至借款人指定账户。
9. 贷款监控:银行定期对借款人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贷款使用情况进行监控。
提示:
贷款人应根据自身经营需要提出贷款申请。
贷款材料要完整、真实、准确,以利于银行审核。
贷款合同应明确贷款用途、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相关条款。
借款人应按合同约定使用贷款资金并按时还款。
经营合同贷款的手续和条件
经营合同贷款是一种借款人通过签订经营合同,以其合同权利或合同项下的收款权益作为主要还款来源的贷款。办理经营合同贷款需要以下手续和条件:
手续:
1. 提交贷款申请:向银行提交贷款申请表、经营合同、营业执照、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
2. 贷前调查:银行会对借款人的经营情况、合同执行能力和财务状况进行调查。
3. 签订贷款合同:调查通过后,借款人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明确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等信息。
4. 抵押或质押:根据银行要求,借款人需提供合同权利质押、合同收款权抵押或其它形式担保。
条件:
1. 主体资格:借款人为依法设立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实体。
2. 经营合同:合同内容合法有效,合同标的物为合法经营项目,合同执行情况良好。
3. 财务状况:借款人财务状况良好,有足够的还款能力和财务保障。
4. 抵押或质押担保:合同权利或收款权质押或抵押价值充足,能够覆盖贷款金额。
5. 其他要求:银行可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其他要求,如行业限制、风险控制措施等。
符合上述手续和条件后,借款人即可向银行申请经营合同贷款。银行在审核贷款申请时,会综合考虑借款人的经营能力、财务状况、抵押担保等因素,综合评估贷款风险,做出贷款决策。
经营合同贷款手续费
经营合同贷款是指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贷款,其还款来源为借款人与其他企业签订的合同项下的收入。办理经营合同贷款时,需要缴纳一定的手续费。
手续费种类
经营合同贷款手续费主要包括以下种类:
贷款调查评估费:银行对借款人进行调查评估的费用。
担保费:如果借款人提供担保,则需要缴纳担保费。
抵押登记费:如果借款人提供抵押物,则需要缴纳抵押登记费。
公证费:如果需要公证,则需要缴纳公证费。
信贷咨询费:如果借款人委托专业机构提供信贷咨询服务,则需要缴纳信贷咨询费。
手续费收取标准
手续费的收取标准由各家银行自行制定,但一般情况下,不同银行的收费标准基本相近。具体收取标准如下:
贷款调查评估费:0.1%-0.5%
担保费:0.5%-1.5%
抵押登记费:根据抵押物情况而定
公证费:根据公证内容而定
信贷咨询费:根据咨询服务内容而定
注意事项
办理经营合同贷款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各家银行的手续费收取标准可能不同,借款人应提前向银行咨询。
贷款调查评估费、担保费和抵押登记费是贷款发放前一次性收取的。
公证费和信贷咨询费是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收取的。
借款人应仔细核查手续费收取情况,避免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