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五类贷款的基本定义
1. 个人贷款
面向个人发放的无抵押贷款,用于满足个人消费或其他资金需求。
2. 房屋贷款
用于购买、建造或翻新住宅或商业住房的贷款,以抵押住宅为担保。
3. 汽车贷款
用于购买或租赁汽车的贷款,以汽车作为担保。
4. 信用贷款
以企业或个人的信誉为基础发放的贷款,无特定抵押品。
5. 项目贷款
面向大规模投资项目发放的贷款,以项目本身的现金流或特定资产为担保。
商业银行贷款的五类分级
商业银行贷款根据风险程度,分为五类分级:
1. 正常类(1级):贷款人按合同约定正常还本付息,没有违约迹象,且财务状况良好。
2. 关注类(2级):贷款人出现轻微违约,或财务状况出现轻微恶化,但有能力恢复正常还款。
3. 次级类(3级):贷款人出现较严重的违约,或财务状况恶化明显,难以在短期内恢复正常还款。
4. 可疑类(4级):贷款人出现较长时间或大额违约,财务状况严重恶化,存在损失风险。
5. 损失类(5级):贷款人已基本丧失还款能力,或已经出现重大损失,预计将导致全部或大部分贷款本息损失。
各级贷款的风险程度依次升高,银行对贷款人的监管和催收措施也会相应加强。如果贷款人的情况进一步恶化,银行可能需要采取减值、核销等措施,以降低潜在损失。
商业银行五类贷款基本定义
商业银行贷款可分为以下五类:
1. 信用贷款:
无抵押、无担保,仅凭借借款人的信用和偿还能力发放的贷款,主要用于短期资金周转。
2. 担保贷款:
以借款人提供的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作为还款保证而发放的贷款,其保障程度高于信用贷款,利率较低。
3. 贴现贷款:
指商业银行向企业贴现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或信用证而提供贷款,融资期限较短,流动性较强。
4. 委托贷款:
由委托人委托商业银行向特定借款人发放的贷款,委托人承担贷款风险,商业银行仅负责贷款管理。
5. 专项贷款:
用于特定用途的贷款,如农业贷款、科技贷款、棚户区改造贷款等,由国家政策支持,利率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