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逾期未申报处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纳税人逾期未申报纳税,税务机关将按日加收滞纳金,滞纳金的计算公式为:滞纳金=未申报税额×滞纳天数×滞纳金率。
滞纳金率为:
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每天万分之五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每天万分之二
其它地区:每天万分之一
税务机关还可以对多次逾期未申报的纳税人采取以下处罚措施:
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处以罚款
纳税人申报后,税务机关审查发现纳税申报表存在虚假申报行为,将对纳税人处以罚款
情节严重的,税务机关将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纳税人应当及时申报纳税,避免因逾期未申报而受到滞纳金处罚或其他处罚。
未按规定申报纳税,将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处罚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逾期申报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申报纳税的,税务机关将处以应纳税额5%以下的罚款。
加收滞纳金:
从逾期申报之日起至实际申报纳税之日止,每天加收应纳税额0.05%的滞纳金。
重复处罚:
对于故意或多次未申报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能会加重处罚,处以应纳税额10%以下的罚款。
行政处罚:
情节严重的,税务机关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对纳税人进行行政处罚,包括责令改正、吊销营业执照、没收非法所得等。
刑事处罚:
对于虚开、伪造、变造、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或者利用其他手段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税务机关可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注意:
罚款和滞纳金的计算基数为欠缴的税款。
纳税人主动改正错误,并如实申报纳税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各地税务机关的具体处罚标准可能有所差异,纳税人应及时咨询当地税务机关。
多次逾期上报征信多久消除?
逾期还款记录上报到征信后,消除时间与逾期次数密切相关。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征信中的逾期记录一般保留5年,具体消除时间如下:
一次逾期:逾期记录保留5年,5年后自动消除。
两次逾期:逾期记录保留7年,7年后自动消除。
三次及以上逾期:逾期记录保留10年,10年后自动消除。
需要注意的是,逾期天数也会影响征信消除时间。逾期天数越长,征信受影响的时间越久。不同征信机构的消除时间略有差异,具体以征信机构的规定为准。
逾期记录消除后,央行征信系统将不再显示该记录。但一些商业银行和贷款机构可能会保留逾期记录更长时间,在贷款申请和信贷审批时仍然可能受到影响。
因此,及时还款至关重要,避免出现逾期情况。一旦发生逾期,应及时联系贷款机构协商还款方案,减少逾期次数和天数,缩短征信恢复时间。
多次逾期未申报的处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申报纳税的,税务机关将对其进行处罚。
行政处罚:
逾期申报不缴税款的:处以滞纳金。滞纳金税额的0.5%计算,每满1日加收0.05%,但不超过应缴税额的30%。
逾期未申报且少缴税款的:处以不缴或少缴税款金额的50%以下罚款。
逾期未申报且多报税款的:可以不予处罚,但税务机关可以要求纳税人更正申报。
刑事处罚:
在情节严重的违反规定情况下,纳税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处7年有期徒刑。
其他处罚:
纳税人多次逾期未申报的,税务机关可以将其纳入税收违法“黑名单”,影响其信用记录。
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对纳税人的银行存款、车辆等财产进行查封、冻结或拍卖。
减免处罚:
在特殊情况下,纳税人可以提出减免处罚的申请。税务机关将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主动申报情况,酌情予以减免。
为了避免处罚,纳税人应按时申报纳税。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导致逾期未申报的,应及时向税务机关说明情况,并主动补报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