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与股息红利
股利和股息红利是股东从上市公司获得的两类收益,它们在性质和用途上有所不同。
股利
股利是指公司根据其净利润或盈余向股东分配的现金或股票。股东有权获得股利,而公司是否分配股利由公司董事会决定。股利通常按每股一定金额的形式支付,并根据股东持有的股份数量进行分配。
股息红利
股息红利与股利类似,但它并不是针对净利润或盈余的分配。相反,股息红利是公司用其未分配利润或资本公积向股东发放的现金或股票。与股利不同,股息红利并不是强制性的,是否发放由公司董事会决定。
区别
股利和股息红利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来源:
股利来自公司的净利润或盈余。
股息红利来自公司的未分配利润或资本公积。
股利通常按每股一定金额分配,而股息红利则没有固定分配额。
用途
对于股东来说,股利和股息红利都可以作为收入或用于再投资。它们在税收处理上有所不同:
股利通常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股息红利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享受免税或优惠税率。
总体而言,股利和股息红利是股东从上市公司获得收益的重要方式。了解它们的来源、性质和税收处理差异对于股东进行明智的投资决策至关重要。
股利股息红利所得交个税会产生滞纳金吗?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股利股息红利所得属于综合所得,需要纳入个人年度应税所得额进行纳税。对于未按时申报或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税务机关将按照税款滞纳金额的每日万分之五计算滞纳金。
何时开始计算滞纳金?
纳税申报期限为所得年度次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
如果纳税义务人未按时申报纳税,滞纳金将从应申报截止日期(6月30日)次日起开始计算。
滞纳金计算方法:
滞纳金 = 税款滞纳金额 × 滞纳天数 × 每日滞纳金率(‰)
其中:
滞纳天数 = 实际缴纳税款日期 - 应缴纳税款截止日期
每日滞纳金率 = 0.05%
示例:
假设某纳税义务人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万元,但未按时申报和缴纳,实际缴纳时间为7月15日。则其滞纳金计算如下:
滞纳金 = 20000元 × (7月15日 - 6月30日) × 0.05%
= 20000元 × 15天 × 0.05%
= 150元
注意事项:
纳税义务人主动补缴税款并缴纳滞纳金的,可以减免滞纳金的50%。
如果纳税义务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法定事由导致无法按时申报缴纳税款的,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减免滞纳金。
因此,股利股息红利所得交个税未按时申报或缴纳,会产生滞纳金。纳税义务人应及时申报和缴纳个人所得税,避免产生滞纳金。
股息和红利都是上市公司向股东派发的收益,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
股息是上市公司从其净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按股票数向股东派发的现金收益。股息派发的频率通常为每季度或每年一次,其金额受公司盈利能力、股东权益及其他因素影响。
红利则是一种非经常性收益,主要源于公司出售资产、清算子公司或收到政府补贴等非经营活动。红利通常采取现金形式,但有时也可能以股票或其他资产发放。
主要区别在于来源和性质。股息源自公司净利润,属于经常性收益,而红利则源于非经常性活动,不属于经常性收益。
股息通常是按股固定发放的,而红利的发放金额和时机则由公司董事会决定,具有不确定性。
从纳税角度来看,股息和红利均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但由于红利是来自非经常性收益,因此税率可能与股息不同。
总体而言,股息是一种稳定的、经常性的收入来源,而红利则是一种偶发的、不确定的收入来源。投资者在投资时应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和投资目标,选择合适的收益类型。
股息所得税是针对个人从上市公司获得的股息收益征收的一种税收。根据我国现行税收政策,个人股息所得税的税率为:
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时间超过36个月,股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时间不满36个月,股息所得按2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于境外上市公司派发的股息,个人需要按照当地税收政策缴纳股息税,回国后还需要按照上述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举例说明:
小明持有某上市公司股票超过36个月,今年收到了公司派发的股息10,000元,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小红持有某上市公司股票不满36个月,今年收到了公司派发的股息8,000元,需要按照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1,600元。
需要注意的是,股息所得税是针对个人实际收到的股息征收的,与股票的账面价值无关。同时,股息所得税由上市公司代扣代缴,个人无需自行申报和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