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折旧借减贷增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贬值,这种贬值过程称为折旧。累计折旧是企业对固定资产逐年计提折旧的累积金额,反映了固定资产的已使用程度及其价值的下降。
在会计处理上,累计折旧的科目为“累计折旧”,属于借方科目。当计提折旧时,借记“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这体现了随着折旧的增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应减少。
当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时,需将其账面价值从资产总额中移除。此时的账面价值等于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如果固定资产的处置价格大于账面价值,则产生收益,记入“固定资产处置收益”科目;反之,产生损失,记入“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科目。
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累计折旧的变动会影响资产总额和净利润。由于累计折旧是借方科目,其增加会导致资产总额减少。同时,计提折旧会减少当期利润,从而影响净利润。因此,企业需要合理计提折旧,以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价值变动,为财务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累计折旧:负债类科目
累计折旧是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和价值下降的金额记录。在会计记账中,累计折旧通常使用贷方记账法,即增加贷方余额,减少借方余额。
这是因为累计折旧代表了资产折旧费用(即资产价值下降)的累积金额。而折旧费用在会计上是一种负债,因为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资产的账面价值。
因此,当发生折旧费用时,借方记录在折旧费用科目中,表示资产价值减少;贷方记录在累计折旧科目中,表示折旧费用的累积增加。
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看,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其取得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因此,累计折旧的增加会导致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从而反映资产价值的下降。
对于负债而言,其余额代表公司欠他人的金额或者费用。而累计折旧代表了公司已经发生的折旧费用,也是公司欠资产的价值保留。因此,累计折旧的增加也符合负债的定义。
累计折旧使用贷方记账法记增加,借方记减少,是因为它是资产折旧费用的累积记录,而折旧费用在会计上是一种负债。因此,累计折旧是一个负债类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