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贷网多贷网

当前位置: 多贷网 > 贷款知识 > 正文

民事诉讼法迟延履行利息(民事诉讼法迟延履行利息是 执行措施 若不申请视为放弃)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张苏酥 上传提供

发布:2025-02-25 评论 纠错/删除



1、民事诉讼法迟延履行利息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迟延履行利息的规定旨在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迟延履行利息是指因债务人未按时履行债务而导致债权人资金使用受阻,从而产生的利息损害。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迟延履行金钱债务的,应当支付利息。利息自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迟延履行利息的计算主要依据以下原则:

法定利息率原则:一般情况下,迟延履行利息的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

约定利息率原则:债权人与债务人在合同中约定利息率的,从其约定。约定的利息率高于法定利息率的,按约定的利息率计算;低于法定利息率的,按法定利息率计算。

双倍利息率原则:恶意迟延履行造成债权人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迟延履行一方支付双倍利息。

迟延履行利息的支付方式包括:

一次性支付:在偿还本金的同时一并支付利息。

分期支付:债务人在履行期 届满时支付首期利息,此后按约定的期限分期支付利息。

迟延履行利息是债务人不履行或迟延履行债务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债权人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债务人承担迟延履行的利息损害赔偿责任。

2、民事诉讼法迟延履行利息是 执行措施 若不申请视为放弃

民事诉讼法:迟延履行利息是执行措施,若不申请视为放弃

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法院判决确定的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支付迟延履行利息。这笔利息属于执行措施,而不是诉讼请求,需要当事人主动申请。

迟延履行利息的作用有两方面。它可以对不履行判决的当事人施加经济压力,促使其尽快履行义务。它可以弥补胜诉方因对方迟延履行而遭受的经济损失。

法院判决生效后,迟延履行利息从以下时间开始计算:

如果判决书指定履行期限,则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如果判决书未指定履行期限,则从判决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迟延履行利息的申请,应当在履行期届满后向有执行权的法院提出。如果胜诉方未在一年内提出申请,则视为放弃迟延履行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迟延履行利息的计算方式,法律规定如下:

自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至清偿之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算。

如果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计算。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对于迟延履行利息这一重要的执行措施,胜诉方应主动提出申请,以保障自己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

3、民事诉讼法迟延履行利息是 执行措施 不是实体法

4、民事诉讼法迟延履行利息是 执行措施

相关资讯

文章阅读排行榜

热门话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