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支付普及和跨行合作的深化,跨行取钱的手续费情况在不断变化。
2023年,四大国有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已取消跨行取现手续费。这意味着个人持任意银行借记卡在上述银行网点取款,不再需要支付手续费。
其他商业银行的情况则有所不同。部分银行针对跨行取现仍收取一定手续费,一般在2-5元/笔不等。具体手续费标准以各银行公布的最新信息为准。
需要注意的是,跨行转账仍然存在手续费。通常情况下,跨行转账手续费由转出方承担。手续费标准会根据转账金额和银行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在0.5%-1%左右。
建议:
尽量选择在自己银行网点取款,避免跨行取现产生的手续费。
如果需要跨行取现,可提前咨询银行具体手续费标准。
优先使用移动支付,减少跨行取现和转账的次数。
关注银行推出的优惠活动,可能会有跨行取现或转账手续费减免的福利。
跨行取钱收利息吗
当您需要从其他银行取款时,可能会涉及跨行取款。通常情况下,跨行取款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而手续费中可能会包含利息。
跨行取款产生的利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跨行手续费利息:这是银行因跨行交易产生的成本,包括清算费用和网络维护费用。这部分利息通常较低,一般为当日央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1.5倍左右。
取款手续费利息:这是银行对您取款操作收取的费用。不同银行的取款手续费不同,一般在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这部分利息通常固定,不会随着取款金额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跨行取款收取的利息主要包括跨行手续费利息和取款手续费利息。具体的利息金额会根据不同银行的规定以及您的取款金额而有所差异。
如何减少跨行取款利息
如果您需要频繁跨行取款,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减少利息支出:
尽量选择手续费较低的银行取款。
尽量一次性取现较大的金额,以摊薄手续费。
考虑使用其他方式转账,例如网银转账或手机银行转账。
跨行取钱收取利息的合法性
跨行取钱是否收取利息,在我国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个人异地跨行查询和取款手续费标准的通知》,自2022年9月15日起,个人异地跨行取款的收费标准为,单笔取款金额1万元(含)以下的,收取取款金额的0.5%,最低收取2元。超过1万元的部分,按万分之五收取,最高收取50元。
因此,跨行取钱收取利息是合法的,但前提是收取的费用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值得注意的是,跨行取款手续费属于服务费的范畴,并非利息。
而对于跨行存取款是否合法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国家实行存款利率管理制度。也就是说,银行可以自主设定存款利率,但不得低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最低存款利率。因此,跨行存取款是合法行为。
需要强调的是,跨行取款手续费标准可能会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而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跨行取款前,建议咨询相关银行了解最新的手续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