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证银行抵押贷款是否会被查,取决于银行的具体审核流程和风险管控措施。
一般情况下,银行在审核抵押贷款申请时,会要求借款人提供婚姻状况证明,如结婚证或离婚证。如果借款人提交假离婚证,银行可能会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核查:
户籍信息查询:银行可以向户籍部门查询借款人的婚姻登记信息,核实是否存在假离婚。
婚姻证明复核:银行可能会要求借款人提供其他形式的婚姻证明,如社区证明或居委会证明,以交叉验证婚姻状况。
现场核查:银行工作人员可能会到借款人住所进行现场核查,观察借款人和配偶的实际居住情况。
征信系统查询:银行会通过征信系统查询借款人的信用信息,查看是否存在与假离婚相关的异常记录。
如果银行通过以上途径核实到假离婚行为,可能会拒绝发放抵押贷款或要求提供其他担保。
因此,建议借款人不要使用假离婚的方式来获取抵押贷款,避免因欺骗行为而承担法律风险。
使用假离婚证抵押贷款属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二的规定,使用虚假证明文件,骗取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在抵押贷款过程中使用假离婚证,属于使用虚假证明文件骗取贷款的行为。目的在于虚增夫妻双方的收入和资产,提高贷款额度和通过率。此举违反贷款合同的真实性原则,损害贷款机构的合法权益,是一种欺骗行为。
若被发现使用假离婚证抵押贷款,借款人将面临法律制裁,如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金。同时,贷款机构有权要求借款人提前还款,并追究其违约责任。
因此,使用假离婚证抵押贷款是一种违法且高风险的行为。借款人应当严格遵守贷款规定,提供真实的证明文件,避免因违法行为受到法律制裁和造成经济损失。
假离婚证抵押贷款是否有效
假离婚是指夫妻为了逃避政策限制或减免税收等目的,通过虚假离婚手续而获得法律承认的离婚状态。在实际生活中,有人试图利用假离婚证进行抵押贷款,那么这种行为是否有效呢?
根据《婚姻法》和《合同法》有关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假离婚并不改变该财产的性质。因此,以假离婚证为依据抵押贷款的行为属于无效行为,银行无权依此享有抵押权。
假离婚抵押贷款之所以无效,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违反婚姻法:假离婚违反了婚姻法的规定,属于无效的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当然也无效。
2. 欺骗银行:以假离婚证抵押贷款是对银行的欺骗行为,银行基于错误的信息而做出贷款决定,合同应当认定无效。
3. 损害配偶利益:假离婚抵押贷款侵犯了配偶的财产权,使配偶无法行使对共同财产的管理权和保护权。
以假离婚证抵押贷款的行为是无效的,银行无权依此享有抵押权。当事人一旦发现此类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信假离婚可以逃避债务或减免税收等不实言论,以免造成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