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报销需扣除10%的规定
为了规范报销流程,提高报销效率,特制定如下规定:
逾期报销扣款规定
凡逾期报销者,按逾期的天数分档扣款,具体扣款比例如下:
逾期1-3天,扣除报销金额的3%;
逾期4-7天,扣除报销金额的5%;
逾期8-14天,扣除报销金额的8%;
逾期15天以上(含15天),扣除报销金额的10%。
逾期报销定义
逾期报销是指报销单从业务发生之日起超过规定报销时限未报销。
规定报销时限
各类报销单的规定报销时限如下:
日常一般报销单:7个工作日;
出差报销单:15个工作日;
专项报销单:30个工作日。
扣款用途
逾期报销扣款主要用于部门日常办公费支出及其他相关费用。
责任追究
由于逾期报销导致扣款的,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
注意事项
本规定适用于全体员工。
疫情、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逾期报销的不适用本规定。
报销申请人应及时提交报销单据,并主动跟进报销进度,避免逾期报销。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公司财务规定逾期报销需扣款10元,引发争议。
支持者认为,规定有助于提高员工报销效率,避免拖延,保障财务流程顺畅。迟缴费用的责任方自然应承担一定罚款。
反对者则认为,这种处罚机制不够人性化,缺乏弹性。难免会出现员工因特殊情况无法及时报销的情况,扣款过于严苛。并且,罚款金额较小,难以起到实质性警示作用。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逾期报销确实会带来一定的工作量和时间成本。财务人员需要多次催促和整理逾期报销单据,也会影响到其他财务工作的进度。因此,制定相关处罚规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财务管理也讲究以人为本。在执行罚款规定时,应考虑员工的实际情况。对于因非主观原因造成的逾期,可以酌情免除或减免罚款。同时,财务部门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例如发邮件或短信提醒,以帮助员工及时报销。
因此,关于是否扣款10元的争议不能一概而论。企业应在保障财务管理效率的基础上,兼顾员工的实际困难和感受。既要避免过度严苛的处罚,也要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报销习惯。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制度优化,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既保障财务规范,又体恤员工需求。
报销超期不给报违法吗?
报销超期不给报是否违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主要涉及以下法律法规:
一、公务出差费用管理规定:
该规定明确规定,公务出差工作人员在出差结束后3个月内报销出差费用,超过3个月的不再报销。
二、《劳动法》及相关条例: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及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销费用属于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的一部分,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报销。
三、超期报销对劳动者权益的影响:
报销超期不给报,会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导致劳动者无法及时获得应得的报酬,影响其生活和工作。
四、法律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支付报销费用,劳动者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向用人单位催告。
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申请劳动仲裁。
提起诉讼。
在一般情况下,报销超期不给报属于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支付报销费用。但如果报销费用超出了相关规定的报销期限,或者存在其他特殊情况,则可能不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维权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延期报销的后果
延期报销指在规定的报销期限内未及时报销相关费用。一般情况下,这样的行为会带来以下后果:
1. 延误报销流程:延期报销会拖慢整个报销流程,导致资金回笼时间延长,影响财务周转。
2. 财务记录混乱:延期报销容易造成财务记录混乱,遗漏或重复报销,增加财务核算难度。
3. 影响信用评级:对于企业或个人,延期报销会影响信用评级,不利于获得贷款或其他信贷支持。
4. 法律责任:在某些情况下,延期报销可能触犯国家法律或财务法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 增加财务成本:延期报销期间产生的利息或罚款将增加财务成本,对企业或个人造成经济损失。
6. 影响人际关系:延期报销会影响同事、领导或合作方的信任度,破坏人际关系。
7. 影响工作效率:延期报销造成的资金短缺或财务压力可能会影响工作效率和情绪。
8. 错过优惠政策:一些企业或机构可能提供及时报销的优惠政策,延期报销将错过这些优惠。
因此,及时报销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保证财务管理有序、高效,还能维护良好的信用评级、人际关系和财务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