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做保人,如果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作为保人需要承担连带还款责任。如果保人无力偿还,可能面临承担刑事责任的风险。
根据《刑法》第196条的规定,以欺诈手段骗取贷款、票据承兑或者金融票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贷款过程中,如果保人明知借款人资信不佳,无法偿还贷款,仍以虚假材料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导致贷款机构遭受重大损失的,保人可能被认定构成诈骗罪,并承担刑事责任。
一般来说,法院在量刑时会考虑保人的主观故意、动机、情节轻重等因素。如果保人主观恶性小,且积极配合调查,承担了部分还款责任,则可能从轻处罚。相反,如果保人主观恶性大,严重影响贷款机构的合法权益,则可能被从重处罚。
因此,作为贷款保人,在签署担保协议前,应谨慎评估借款人的资信情况,并充分了解自己的责任和风险。一旦借款人出现违约,保人应积极协助贷款机构催收贷款,以免陷入刑事责任的漩涡。
贷款担保人风险
当他人需要贷款时,充当贷款担保人似乎是一件乐于助人的事情。许多人却忽视了担保人的重大责任和风险。
如果贷款人未能偿还贷款,贷款机构将追究担保人的责任。这意味着担保人必须用自己的资金来偿还贷款,即使他们没有从贷款中受益。这可能会给担保人的财务状况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导致资产被扣押,甚至个人破产。
担保人通常被要求提供抵押品,例如房产或汽车。如果贷款人不还钱,贷款机构可以没收抵押品以偿还贷款。这可能会让担保人失去他们的宝贵财产。
更重要的是,成为担保人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信用评分。当贷款人未能偿还贷款时,它也会反映在担保人的信用报告上,降低他们的信用评分。这可能会使担保人难以在未来获得贷款或其他信用。
因此,在成为贷款担保人之前,仔细考虑潜在风险至关重要。只为信誉良好且有能力偿还贷款的人充当担保人。确保您了解担保人的责任和风险,并仅在您有经济能力承受潜在损失的情况下才进行担保。
当贷款人和保人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时,银行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
催收:银行会通过电话、邮件、短信等方式催收欠款,并要求逾期者尽快还款。
冻结资产:银行有权冻结欠款人的存款、投资和其他资产,以保障债权。
起诉:如果欠款人拒不还款,银行可能会起诉其违约,并要求法院强制执行还款义务。
信贷记录受损:逾期还款将严重损害欠款人的信贷记录,使其未来贷款变得困难或昂贵。
拍卖资产:如果其他措施收效甚微,银行可能会拍卖抵押物(例如房屋或汽车)以偿还贷款。
对于保人,银行也会采取类似措施:
要求保人还款:如果贷款人无力偿还,银行会向保人追讨欠款。
起诉保人:如果保人拒不还款,银行可能会起诉其违反担保合同。
冻结保人资产:银行有权冻结保人的存款或其他资产,直到其履行担保义务。
如果欠款人或保人实在无力偿还银行贷款,可以考虑以下应对措施:
协商还款计划:主动与银行协商,提出可行的还款计划,以避免严重后果。
寻求法律援助:聘请律师可以帮助欠款人或保人了解自己的权利和选择,并保护其合法权益。
申请破产:在某些情况下,破产可以为欠款人或保人提供财务上的喘息机会,并使他们免于债务。
贷款做保人还不上,根据具体情况,可能构成不同的犯罪行为,判刑具体如下:
一、信用卡恶意透支罪(刑法第196条)
若主债务人恶意透支信用卡,且保人明知其主观恶意,仍为其提供担保,则保人可能以共犯身份构成信用卡恶意透支罪。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二、诈骗罪(刑法第266条)
若主债务人骗取贷款后无偿还能力,且保人明知其骗取贷款的意图,仍为其提供担保,则保人可能以共犯身份构成诈骗罪。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刑法第280条之四)
若保人为帮助主债务人骗取贷款,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则保人可能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刑法第169条)
若保人为帮助主债务人骗取贷款,而伪造或变造贷款合同、还款证明等金融票证,则保人可能构成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实际判刑轻重还需综合考虑保人的主观故意、实际行为、造成后果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