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买房,将房产登记在公婆名下,由老公还贷,这是一种常见的家庭财产安排。这种安排有利有弊,需要仔细考量。
优势:
减轻首付压力:公婆作为共同产权人,可以承担部分首付,减轻夫妻俩的经济负担。
节省税费:首次购房通常可以享受契税优惠,将房产登记在公婆名下,夫妻俩可以避免重复缴纳契税。
劣势:
产权归属不明确:房产登记在公婆名下,产权归属不明确,可能会引发家庭矛盾或纠纷。
处置不便:在买卖或抵押房产时,公婆作为共同产权人,需要共同签署文件,可能会造成不便。
产权继承问题:公婆去世后,房产可能会按照继承法分割,这可能与夫妻俩的意愿不一致。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明确还款责任:在还贷时,应明确规定还款责任人,避免出现纠纷。
签订协议:为了保障夫妻俩的权益,建议签订一份婚内财产协议,明确房产归属、还贷责任和处置方式。
考虑家庭关系:房产登记在公婆名下,可能会影响夫妻俩与公婆之间的关系,需要慎重考虑。
总体而言,“婚后买房子写公婆名字老公还贷”的安排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在做出决定之前,夫妻俩需要认真考量利弊关系,综合考虑自身经济状况和家庭情况,权衡风险,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购房登记在婆婆名下,但由老公还贷,在法律上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要具体分析:
《婚姻法》规定: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规定:
房屋所有权登记在一方名下,但实际出资或还贷的主要为另一方,则该房屋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本案中:
虽然房屋登记在婆婆名下,但还贷人是老公。
需进一步查明购房出资来源。如果购房款由夫妻共同出资,或老公婚后个人收入还贷,则房屋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购房款由婆婆出资,且老公婚后个人收入未用于还贷,则房屋归婆婆所有,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处理建议:
1. 夫妻双方协商解决,达成一致意见。
2. 无法协商一致的,可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决。
3. 建议夫妻双方在购房前约定房屋所有权归属,并以书面形式载明,避免争议。
新婚燕尔,买房筑巢,本该是幸福美满的事。当儿媳小美得知婚后购买的房子竟写公婆的名字时,心中不禁疑窦丛生。
小美和丈夫阿伟都是在外地工作,婚后为在当地安家,两人拿出多年的积蓄购买了一套房子。考虑到公婆已经年迈,为方便他们偶尔过来小住,小美提议将房子写公婆的名字,阿伟也同意了。
谁知,房子刚交房不久,小美便发现公婆竟悄悄把房子过户给了大伯哥。小美顿时慌了神,质问阿伟,才得知公婆一直认为房子的钱是阿伟出的,所以理应写他们的名字。
小美气愤不已,当初买房时明确约定用的是自己的钱,如今却成了别人的嫁衣。她要求公婆归还房子或出资补偿,却遭到了拒绝。
公婆认为,小美是阿伟的妻子,房子写谁的名字都一样。而阿伟则陷入两难,一方面不想让小美受委屈,另一方面也不愿与父母闹僵。
一场原本幸福的婚姻,就这样笼罩在金钱纠纷的阴影中。小美心中委屈难平,既觉得自己吃亏,又对公婆失望透顶。阿伟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抉择。
最终,小美无奈之下向法院起诉。经过法院调解,公婆归还了房子,小美和阿伟也重新协议房屋归属,确保了小美的合法利益。
这件事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婚姻中涉及金钱分配时,应提前沟通协商,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同时,公婆也不应越界干涉小夫妻的财产安排,尊重儿媳的意愿,才能维系家庭的和谐与稳定。